欢迎访问高校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资料   >   正文

2020年学院工作报告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4-27

第一部分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决策部署,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务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学院教育事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持续为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思想建设引领有力。召开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持续压紧压实。多形式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全院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祝福祖国70华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春告白祖国”大型献礼活动得到“学习强国”吉林学习平台等媒体宣传报道,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开展“江城好人进校园”“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和“不忘初心铸师魂,牢记使命建新功”2019年受表彰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

——组织建设推进有力。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加强,11个党总支、32个党支部换届工作顺利完成,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配备达到100%。全面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财经学院党总支会计党支部被评为省级样板支部。推荐获批第十五批省突贡专家2人、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吉林市重大行政决策委员会专家10人,推荐入选吉林市高技能人才培养专家库25人,选派海外研修青年骨干教师2人。

——作风建设改进有力。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全年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51次,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好事共计114件,参与人数达4000余人次,及时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

——纪律建设挺肃有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进一步压实,坚持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落实省委警示教育大会和全省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了学院纪检监察工作“1231工程”,廉政警示教育和监察监督得到强化。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持续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了廉政文化大型书画摄影展。反腐肃纪高压态势持续正向传递,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显著增强。

——党建各领域工作提升有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底色鲜明。意识形态工作紧抓在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统战工作稳步推进,党派、民族、宗教等工作齐头并进。群团工作形成合力,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

——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力。成功申报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心理育人方向),“三全十育人”工作取得新突破。圆满完成教育部思政司“2019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工作。思政部教学展示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学院首期“学习筑梦班”顺利开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两门课程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有效建立。

——扶贫工作攻坚有力。汪清县东升村已于2018年底完成贫困村退出验收,村级16项退出指标全部合格。2019年共计投入帮扶资金53万元,物资折合资金2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稳步提升,木耳产业园、贝母种植基地、村级光伏发电、笨榨油坊、铲车租赁、农村电商平台等项目齐头并进,截至2019年底,村集体收入达到17.7万元,较比上年同期增长71.8%。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117人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协助市文广旅局帮扶的舒兰市桃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103人,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已于2019年底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迈上新台阶。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第三批立项建设单位,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基地高水平通过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验收,我院也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学校、基地双示范单位。学院召开第三届教学工作会议暨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启动大会,阶段性总结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为开展好、推进好、落实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学院教学工作尤其是示范校建设工作谋篇布局、指向定纲。落实国家“职教20条”和吉林省“职教18条”精神,全面启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20条”。素质教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力度加大。

——专业建设实现新发展。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省级检查、部级核查中期验收工作。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遴选的组织工作,移动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被认定为骨干专业;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生产性实训基地。新增招生专业4个。完成学院第一轮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全面完成学院第四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并已从2019级学生开始实施。组织开展两批11个“1+X”证书制度试点,组织了首批4个证书考试,参加考试学生325人,获证222人,超额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考证任务。牵头成立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新建智慧网络实训中心、电气控制操作技能与考核实训室等实训场所10个。

——课程建设又有新推进。《单片机应用技术》《物流仓储业务》两门课程,被认定为2019年吉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开展学院第五届微课教学大赛,评选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利用智慧树MOOC开展《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公共选修课等45门网络课程,学生参与课程学习达18162人次。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收获新成效。完成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中期调整,扎实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6个,构建建设标准体系11个、部门管控标准体系14个,规范内部管理工作流程86个。完成“2019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高等教育事业统计调查表数据采集报送工作和学院2020年度质量报告工作。

——教科研工作拓展新领域。全年确定省级教科研立项36项、市级立项28项,参与项目立项近200人次,获项目经费资助23.7万元。全年省级项目结题38项、院级项目结题2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积极推荐申报吉林省第十一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共获奖10项。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冰雪旅游装备创新研发中心,与吉林雪龙体育运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质性合作,研发产品“短式冰雪滑撬”参展2019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冰雪进校园”工作走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教辅工作取得新业绩。文献信息保障、服务到位,新购置12种数据库、4500篇检测论文和38306册纸质图书,极大地丰富了学院文献信息资源。校园信息化建设、智慧化校园建设持续推进。教学督导和评教工作有序开展。全年组织一级督导组听课评教358人次,期中教学质检20场次,期末学生座谈会11场次,教学质量监控到位,《教学质量监控简报》指导性作用充分发挥。

三、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人才培养工作再结新硕果。学院19支参赛队代表吉林省参加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财经商贸五大类,范围较广,共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奖项目总数和人数在省内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高质量承办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16项,省内22所院校165支代表队参赛,参赛师生近800人,规模盛大。我院参赛学子再创佳绩,荣获省赛奖项80项,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36项,获奖项目总数为全省第二,有力彰显强劲发展势头。在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12项、铜奖5项,获奖总数为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名,成绩骄人。全年组织学院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32项,参赛人数达830余人,获奖团体和个人达500余人次,有效促进实践教学改革。57名2019届毕业生通过衔接转段考试升入本科院校,实现学历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焕发新活力。公开招聘引进教师和管理人员9人。组织完成教职工培训(含实践锻炼)达139批600余人次。2名教师取得三级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完成5名正高、11名副高、12名中级人员的职称评审、推荐工作,评聘结果待省人社厅审批。完善长白山技能名师职责,作用发挥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在吉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全院教师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学院“第五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师德标兵3人、“三育人”标兵3人,教师队伍彰显活力。

——招生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举全院之力务实开展招生工作,通过单招、秋招、转段、对口等形式,新招学生3676人,报到率达96%,在校生总数达10644人,首次突破万人规模。圆满完成高职扩招专项政治任务,全额完成扩招计划,录取考生1199人。与中国一汽、中车长客、建龙钢铁等单位就业合作关系保持稳定,积极开拓就业新市场,与中石油、中海油、恒力石化、中节能、中国建筑集团等多家500强企业建立合作。全年共为学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12000余个,2019届毕业生签约就业率达86.14%,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取得突破,荣获2019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据《学院2019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调查显示,我院2019届毕业生平均薪资在4000元以上,人才培养和就业现状满意度普遍较高。

——学团管理与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形成常态。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兼职班主任数达187名。大学生征兵工作顺利开展,65名学生携笔从戎。军训工作开展有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亮点,学院被推选为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单位、吉林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学院第二三课堂建设扎实推进。学团组织改革成效初显。举办“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庆祝五四运动100周年等主题教育及实践活动25场次。选树吉林省“百优大学生”、吉林市“十佳大学生”“优秀团员”等省、市级学生先进典型15名。创新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参与学习人数达28192人次。“两节两会三赛一走”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示范引领,“一院一品”项目形成特色品牌,一大批思想健康、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对外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获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筹建单位。与韩国全州大学开展“2+2”联合培养专升本留学直通车,国际交流合作实质性推进。赴国(境)外开展学习交流达3批10人次。

——服务地方能力取得新提升。围绕吉林市“641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校城融合发展。配合地方、行业承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考试。与吉林市体育局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团市委、龙潭区委联合开展“青春志愿暖龙潭”校城融合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159次,参与人数达2800余人次。成功助力2019吉林市国际马拉松赛。

——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创新局面。落实《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推荐省级重点建设项目13项,确定院级重点建设项目27项。整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调整培训收费标准。健全完善培训项目申报、培训费用审批、培训考核、培训报备等培训管理制度。完成13个工种1212人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证书通过率达97%。面向吉林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吉林省应急管理协会等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1112人。依托学院中德国际焊工联合培训基地,举办了首期“DVS国际焊工培训与认证”培训班。6个特种作业项目完成培训基地、考核点省级备案,并通过初检。完成2次863人的自学考试工作。学院被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求学圆梦”行动计划参与院校。

四、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全面提质

——行政管理务实推进。持续实施学院“管理水平提升工程(2018-2020年)”,开展“2019管理运行规范年”活动,全面推进学院管理体系的规范运行,大力改进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形成具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思维定式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持续推进校内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全年出台修订规范性制度24个,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放管服”力度持续加大,办事流程依规简化,办公服务平台应用普及。初步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

——财务管理工作保障到位。积极筹措资金,全年财政批复职业教育发展类专项资金2906万元,创历史新高,为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完成学院2016-2018年54个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项目管理更加规范。严格预算执行管理,预算约束力不断强化,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高。科学合理调配资金,教职工待遇稳中有升。在全年经费支出增加3000万元的情况下,结余资金仍高达4000万元。

——审计工作扎实开展。审计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规范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170项。首次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执行情况专项审计。物资采购项目招标拦标价审计40项,审减额262.68万元,审减率8.42%;工程项目结算审计58项,审减额84.66万元,审减率4.15%;为学院节约资金347万元。

——后勤保障落实到位。校园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校园安全巡查和安全教育活动落实到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平安稳定和谐校园得到巩固。成功申报吉林省保卫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年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对校园设施进行了大力修缮,完成楼体外墙装饰、操场亮化、公寓改造等10余项大型工程,校园面貌和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国有资产管理、招标采购工作规范推进。经过与龙潭区委区政府的多轮洽谈,与吉林化工园区签署校区扩建项目用地协议,扩校用地环境评价通过检测,征地工作正在推进。3万平方米建筑的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已顺利完成可研审批,即将开始建设。

——发展成果惠及师生。民生改善是学院发展的根本,学院不断将发展成果与师生共享。2019年,教职工绩效工资每人普涨500元。列出专项预算20万元,用于教职工健康体检。支出资金5.7万元,为教职工办理综合互助保障。发放职工福利额度达42.4万元,职工福利得到充分保障。为教职工发放2018年度奖励金达15万元,并出台了《学院教职工奖励办法》。学生公寓设施改造、备品增加,住宿条件大大改善。为学生发放奖励、资助资金达1076万元,其中校内经费达302万元。全院师生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擎旗指向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院教职工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学院在办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还需向纵深推进,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还需提升;推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还需加大,省示范校建设时不待我、任重道远;适应新时代学院事业发展需要的治理体系还不够健全、治理能力亟待加强;办学条件还有很大欠缺,亟需着力破解。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 2020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2020年学院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九个坚持”为遵循,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学院“管理水平提升工程(2018-2020年)”,扎实开展“2020管理质量提升年”活动,坚决确保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圆满收官。

一、坚定不移加强和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干部和师生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邀请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进校园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强和完善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四个意识”导航、以“四个自信”强基,以“两个维护”铸魂。深入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五创五强”工程。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巩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成果。有效规范学院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发挥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着力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选人用人政治标准,进一步加强干部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育、管理等制度,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高质量做好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

——持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创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全院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围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教育和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两条主线,做好全年师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扩大学院影响,提升学院品牌,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筑牢舆论舆情防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序开展文化建设。开展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宣传月系列活动。

——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实施思政课创优行动,加快推进“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课+课程思政”铸魂育人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扩大“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依托“大思政”工作平台,持续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扎实开展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加强马工程重点教材和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与管理。提升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质量。发挥“五老”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始终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规范化、常态化。稳步推进学院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校内巡察机制建设。持续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廉政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强对学院校区扩建、产教融合等重大项目和风险部位、关键环节的监察监督,强化“三重一大”监督,打造“阳光工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心顺的良好政治生态。

——统筹做好统战、群团、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引领,注重党外知识分子教育培训。落实党务校务公开,重视离退休工作,关心关爱女职工,保障和维护教职工权益。把握好政策,合理增加教职工福利,适当提高教职工体检标准,不断提升教职工获得感、存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有效调动各方力量,服务学院发展大局。持续巩固扶贫工作成果,落实“一摘四不摘”要求,做好东升村包保帮扶工作,协助市文广旅局做好桃源村扶贫工作,确保脱贫成效长久持续,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坚决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上。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要求,科学制定防控和开学方案,依法依规、有力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二十五问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管理,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平稳有序做好错时错峰开学工作,重点做好学生返校后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开学后课堂教学与线上教育的有效衔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年度重点工作。

二、坚定不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教20条、吉林职教18条、学院教改20条和学院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育人机制改革,巩固和发挥办学优势,凝练和培育办学特色。聚焦吉林省“三个五”发展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和吉林市“6411”产业体系,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方向优化专业布局,合理规划构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群体系。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职业化教材建设,深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教学标准化建设,围绕学院第四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开发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规范等标准体系。全面修订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突出强化和发挥基层教学教研组织机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规范基层教学教研组织生活。主动适应高职扩招新要求,做好扩招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加快“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继续加强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和吉林省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家和吉林省教学能力大赛,并争创佳绩、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拓展冰雪旅游产品创新服务平台,推广、包装、研发冰雪旅游项目,建好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专业,助力吉林冰雪产业发展。继续深化体育课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持续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科学配置图书馆馆藏资源,提高馆藏图书文献利用率,实施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省示范校建设、争创吉林“双高”。对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全面推进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重点抓好电气自动化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和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有力打造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研发高地。举全院之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全力争创吉林“双高”。

——做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自我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观,逐步建成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诊改体系和诊改机制。加快推进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平台建设和运行,切实发挥应有作用。迎接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复核工作。加强督学督导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吉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精神,面向区域发展,瞄准产业布局,对接实体企业,多渠道多途径务实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创新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探索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运营新模式。做好迎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工作。探索推进校内学徒制式人才培养新路径,引入能工巧匠和先进的企业生产与管理模式,打造企业文化,培育和塑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整合专业课实践教学。建立大师工作室,发挥合作企业、职业教育集团、校内大师工作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作用。推进吉林省电子商务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移动通信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北方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北方冶金职业教育集团务实开展活动。制定出台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全面规范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与管理,突出职能部门管理责任,强化教学单位主体责任。

——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应用平台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加快推进“校园一卡通”和“一站式”平台建设,实现校园信息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校园网络建设,完善网络运行保障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师生覆盖面。紧跟5G发展步伐,推动以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学院现代化育人、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水平。

三、坚定不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师德考核责任制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名师强校工程”,扎实做好师资引进、培养工作和“长白山技能名师”考核,建设稳定有活力的名师队伍。实施“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程”,以“头雁工程”“青蓝工程”和“比翼工程”为抓手,切实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全力推进招生与就业工作。牢固树立全员参与担当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模式,实施线上线下招生宣传。拓宽招生渠道,稳定招生规模。灵活转变招生模式,探索重点生源基地校建设,开拓省外招生范围,不断厚植和培育生源土壤。继续发挥二级院在招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招生工作考核机制。积极拓展就业空间,扩大省内外就业基地数量,力争扩展就业基地20个以上。推进全程化、精准化、特色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打造“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搭建网络就业“双选”平台,最大限度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努力实现就业质量、毕业生满意度双提升,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联动和反馈机制。

——扎实做好学团工作。扎实开展诚信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文明离校教育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深入推进“易班”建设。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课堂和晚自习管理,杜绝“三无”现象。有效推进实现“养成好习惯、锻炼好身体、掌握好技能、塑造好人格、树立好品德、磨练好意志”的“六好”育人目标。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和学生文明行为教育,尤其是抓好疫情防控期间和学生返校后的管理。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持续推进“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持续做好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的教育与指导工作。以资助育人为导向,做好学生奖励和资助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把握国家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机遇,大力做好2020年专升本考试组织工作。深化学联改革、推进学团骨干作风转变,提升学团干部良好形象。以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工匠精神为重点,丰富“两节、两会、三赛、一走”校园活动品牌。扎实做好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教育。抓好第二三课堂建设。

——加强教科研管理与创新服务能力建设。科学制定出台《学院教研、科研指南》,有针对性指导教师申报教研、科研课题。落实教科研奖励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立足教研、从事科研的工作积极性。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努力实现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的双突破,特别是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冰雪旅游装备创新研发等重点项目中取得突破。积极推动转化一批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和教科研创新成果,有力彰显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通过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经世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办学。继续做好与韩国全州大学开展“2+2”专升本联合培养。加强中德国际焊工联合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境)内外合作院校的数量与质量。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院校建设,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健康发展。

——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校内外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项目孵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努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和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与市、区和化工园区管委会务实开展“双创园”建设。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建设政校企合作共建的创业孵化器,为学院师生提供创业支持和创新服务。积极鼓励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争创国家级奖项。

——做好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吉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精神,重点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就业重点群体培训、吉林品牌特色培训。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省、院两级重点项目建设,开展面向重点人群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聚焦《吉林省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谋划安全生产培训示范职业院校、高水平安全生产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探索专门安全技能培训课程,面向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技能提升培训。继续落实“求学圆梦”行动计划,提高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数量、质量。

四、坚定不移提升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强化管理机制建设。持续实施学院“管理水平提升工程(2018-2020年)”,开展“2020管理质量提升年”活动,确保2021年前学院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持续加大机关职能部门“放管服”力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持续推进校内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报备和清理机制。加强和改进OA网络办公平台建设,提升现代化办公能力和水平。持续改进机关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精简办事流程,优化内部管理软环境。做好“十三五”时期的总结和统计分析工作,科学谋划“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调研和编制工作。

——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建设,规范内部管理,调动教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完善教职工人事档案及管理。落实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新政策。

——从严做好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强化预算执行和监督管理,加强预算追加和调整管理,严控差旅、师培、大赛等经费支出,开源节流,保障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落实内控管理机制建设,强化工作流程管控,形成有效制度约束、过程控制和内部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做好学院基建维修、大宗物资采购的审计工作,对大型基建工程项目进行审计全覆盖。继续开展校内单位预算执行及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审计。

——持续打造平安稳定和谐校园。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深化国家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大安全大稳定理念,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维护学院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加强校园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抓好校园治安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实习实训安全、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等工作,重点抓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持续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畅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渠道,完善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校园安全问题隐患排查整治。

——做好基本建设、资产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校区扩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可研论证和土地征用权属确定工作。国家发改委50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现已拨付到位,要加快推进3万平方米的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建设,确保项目于今年土建竣工、明年上半年验收交付使用。预计投入3100余万元建设资金,统筹推进供水、供电、消防等9项修缮、改造工程。预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300余万元,加快推进黑板、网络、平台等基本教学设备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办学基本条件。工程建设要监管到位,坚决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和清查工作,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发挥资产效益最大化。做好校区美化绿化、食品卫生监管与服务、医疗保障等工作,尤其要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校园环境治理。

各位代表!鼓震旌旗展,攻坚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春风,继续发扬我院“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齐心协力的合作精神”,努力开创新时代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早日建成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争创吉林省“双高”建设校,实现“服务区域、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国内一流”的优质高职院校目标而努力奋斗!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